帶你了解利用中頻加熱爐對剛鍛件進行熱處理的種類
鋼鍛件熱處理種類很多,這里僅列出利用中頻加熱爐對常用的中小性鍛件進行熱處理的種類。根據(jù)目的大致可分為兩大類。
一、預備熱處理,為鍛件后續(xù)切削加工和后續(xù)熱處理作準備
對于滲碳鋼、軸承鋼鍛件,熱處理主要目的是為了能給鍛件切削加工提供較佳切削性能,降低硬度、細化晶粒,改善組織,也為以后熱處理做好組織準備。同時,部分零件也可作為最終熱處理,獲得所需要的力學性能,一般采用正火,等溫正火和退火。
對于汽車齒輪滲碳鋼鍛件,例如20CrMnTiH齒輪鍛件,在利用中頻加熱爐進行鍛造成形空冷至室溫后,通常均需要再加熱,進行一次正火,使硬度下降,均勻組織,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減少后續(xù)滲碳熱處理變形。
但是由于正火時的組織轉變是在連續(xù)冷卻過程中,即在一個溫度范圍內進行,因此組織不均勻。尤其當鍛件截面尺寸不同及冷卻條件不同更增加組織不均勻性,組織不均勻必將帶來硬度不均勻而使切削加工性能變壞,還使后續(xù)滲碳熱處理變形增加。為克服正火的這些缺點,一般可采用等溫正火取代正火,即將已冷卻至室溫鍛件利用中頻加熱爐重新加熱到較滲碳溫度略高的溫度(900℃~950℃),保溫一定時間后以30℃/min~42℃/min的冷速冷至600℃~650℃溫度,保溫一定時間,待奧氏體完成珠光體轉變,得到鐵素體加珠光體組織后自爐中取出空冷至室溫。采用等溫正火可以獲得均勻的組織,硬度波動小,又減少后續(xù)滲碳熱處理變形,且可通過調整加熱溫度和等溫溫度從而調整等溫正火后的鍛件硬度。
二、最終熱處理,使零件獲得所需要的組織和力學性能,直接使用
對于中碳鋼和中碳合金鋼鍛件,熱處理目的是為了提高產品的力學性能。切削加工后,多數(shù)不再進行熱處理,直接使用。熱處理保證達到產品規(guī)定的力學性能要求,即具有一定的強度、硬度、較好的塑性和韌性,又具有適中的硬度,易于切削加工。一般采用中頻加熱爐進行調質熱處理(淬火加高溫回火),如發(fā)動機曲軸(42CrMo,40CrNiMo)、連桿(40Cr)等,
但是對于金相組織和力學性能要求高的調質鍛件,在鍛件最終熱處理(調質)之前,還須進行一次退火或正火,以均勻組織.細化晶粒,并改善切削加工性,然后進行調質熱處理。